老子还活着 第4章

  哪知道他的亲信们却是不接受他如此妄自菲薄的。一人道: “别人咱不管,我们这样的粗人也是不敢想娶个清白闺女,就想娶个能持家的就好。可头儿您不同啊!您可是个将军呢!大将军给您请功,说这回功劳大了,一定封个将军的!”
  “切!封赏还没下来,你们就帮我封了将军,作梦果然比较快。”秦勉连白眼都懒得翻了,抓了一把草料去喂爱马。
  “才不是作梦!大将军这次回京时就说了,一定给您讨个将军的!大将军从来说话算话。还有,大将军一定不会同意头儿您娶个上不了台面的村妇的!”
  “是啊是啊,大将军一定不会同意的!”众人连忙点头,一时都心安起来。天威大将军是秦勉的上司,一直非常器重秦勉,从秦勉还是个不入流的杂工兵丁时,就看好他的勇武与狠劲而收在身边,从亲随开始一路提拔到今天镇武将军的职位,赫赫战功从来没有被人吞去,全都如实上报,该他得的赏格半点没有折扣,正是天威大将军一路护航的结果。
  可以说,天威大将军不只是秦勉的上司,还是他的伯乐与恩人。如果天威大将军想干涉秦勉的婚事,秦勉是无法拒绝的。不是因为屈于上司的权势,而是基于对恩人的敬重。
  “所以我才趁大将军被召回京师时,赶紧跑来凉山不是吗?同不同意又怎样,反正我找到人就立马娶了,大将军到时也只能骂两句,还能怎地?”秦勉勾唇微笑,原本看起来刚毅严谨的面容,竟一下子显得狡猾,有种诡计得逞般的得意洋洋。
  “啊!原来如此。头儿您就是想趁大将军没空分神管您,来个先斩后奏把这事儿给办了!大将军一定会生气的!他以前说过会帮您挑个好女人,大将军是国公府出身,听说在前朝时也是当大官的世家呢,家里好女一定很多——”
  “不过是玩笑话罢了。我跟大将军说过家里曾经给订了个未婚妻,大将军后来就没再提这事了。”挥挥手,秦勉一脸的不以为意。“再说了,咱们这些粗汉子,在新朝没建立时,说是兵,其实也就跟匪差不多,只是我们好运跟对了人,才有如今这样的好结果。我是粗人,从来没想过与那些京里被精细养大的好女有什么将来。当然,如果你们想要的话,我倒是可以跟周军师提一下,看看他们国公府里精心养着的美貌丫鬟还有没有可以配出来的,娶个大家婢帮忙持家,你们想兴家旺族的梦想绝对可以达成。”
  “我们倒是想,可人家哪里看得上?那些大家婢眼睛长头顶上呢!上回我们跟着军师去国公府混饭吃顺便长见识,见到几个细皮嫩肉的小娘皮,还以为是国公府的千金小姐哩,连忙行礼,后来才知道那些一辈子没干过粗活的小娘皮,竟然只是府里侍候一般来客的三等丫鬟而已,也不算是什么有脸面的。可就算是府里没什么脸面的小丫鬟,却也是瞧不上咱们这些区区校尉,眼皮都不夹我们一下,”
  “可不是!连个白眼也懒得朝我们飞来。”另一个曾经同去的汉子也点头说道:“想想实在没道理得紧。我们就算再粗鄙,好歹也是个小官。再说了,我们可是良民,而那些小丫鬟也不过是可以随意买卖的奴婢不是?怎么反倒是她们在看不起咱们呢?”搔搔头,想不通。
  “仗的不就是国公府的威势咩!像这样高贵的“好女”,咱可高攀不起。不过,头儿,大将军器重您,定然不会随便给您挑个丫鬟的,搞不好正在给您张罗个国公府偏房庶女或远房亲戚呢,那可是真正的贵女。所以对于这个几十年前订下的□头婚约,您还是再想想吧。”亲信们苦口婆心地劝着。
  秦勉见这些人怎么都说不通,也就懒得多费唇舌了。将水袋装满水,又将手上的干粮几口囫囵吞下,拍了拍爱马,说道:
  “看来大家是休息够了,那就走吧,赶在天黑之前进入凉山村。”一个干净俐落的飞身上马,“叱!”地一声,马腹一夹,一人一马便在眨眼间跑个老远,很快变成远方的一点黑影。
  其他八个亲信连忙各自收拾,嘴巴上嚷叫着“头儿!等等啊!”跨上马,很快跟随而去。
  
  每月的初一与十五是梅川镇的大市集日。
  梅川镇的地理位置十分得天独厚,依山傍水,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有数座物产丰饶的大山围绕,周边有大大小小四十几个村落群聚,成为永梅县东边最大最繁华的所在,甚至比县城还热闹一些。整个永梅县的大地主几乎都居住在这个小镇里,就连县太爷过来上任之后,置产的第一处就选了梅川镇。
  今日适逢初一,一大清早,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一打开,早就彻夜守在城外的民众立即像汛期的梅溪那般气势汹涌地往城里涌入,一下子就将梅川镇的每条道路都塞得满满的。有些迫不及待的小贩一踏进城门便开始叫卖起来——
  “草鞋草鞋!卖草鞋!一双只要一个巴掌大的菜窝窝!”
  “卖碎布!各样的碎布,啥色都有,耐磨耐用,拿啥来换都可以!都收!”
  “桑葚、李子各种野果,换粮!”
  叫卖声此起彼落,大多是以物易物,极少有人愿意以铜子计价。这些贩货郎大多是附近村子的农民,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或拿家里的物品出来与人交换家里缺少的物品。至于金银铜铁之类可以当作货币流通的贵金属,目前还无法取得大众的信任,没人愿意拿能吃能用的东西去换回几个轻飘飘的铜子,总觉得像被讹诈了。
  当然,这是在乱世出生的一般村民的想法,以物易物才感觉实惠;至于家境殷实些的人家,眼界就较为开阔了,这两年已经开始拿着黄金白银以及新朝制出的铜子来交易货物。毕竟,现在已经是元启八年了,虽然四方仍然不太平,但有见识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世道已然渐渐稳定下来了。
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书库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股票入门 - 豆豆美股 - 巴巴书库 - 格菲小说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西西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