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 第38章

  还来不及表示意见,文尚书又捉住他的手,眼底满是困惑,暗伏着激动的情绪。"子安,你刚刚说了什么?"他没听错吧?"你怎么知道我女儿的名字?"
  赵子安忙道:"不,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她像一块温润的玉一样——女儿?!"
  不愿再提起的伤心过往一瞬间全涌上喉头,不吐不快。文尚书过:"温玉是我与亡妻所生的女儿,你说你见过,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
  赵子安指着桌上那幅画道:"就在这儿。"
  "那画里的人是梅殊,是我的妻子。"
  "江南第一美人是恩师的妻子?"这八卦怎么京城里没人提起?不过话说回来,文尚书"现任"的夫人可是当朝宰相之女,皇后之妹,谁有胆子敢提起现任夫人是"续弦"?
  他是个聪明人,将所得知的自行拼凑在一起,总算摸了点头绪出来——吕梅殊是已死去的人,是文尚书的首任妻室。他们的女儿好巧不巧叫"温玉",吕梅殊的容貌又"凑巧"与那老茶郎之女"神似"。
  赵子安仔细再看那画中美人,发觉画中人神态较成熟,年纪比当年所见的少女长了几年。世间全有这样巧的事,她会是"温玉"?
  "我一直以为温玉也葬身在虎口下了,子安你快说,你究竟在哪看见了她?"
  赵子安觉得他这岳父实在太一厢情愿了点,又不确定"她"一定是温玉。"我三年前是曾经在白额山下见过一名神似梅殊夫人的少女——"
  文尚书一听便道:"错不了,错不了!当年她们就是在白额山遇上了老虎,随行的护卫跟丫髻全葬身虎口,只找到一些难以辨认的尸块还有梅殊身上一件沾满了血的农棠,我那时见了,就心知她们不大可能活着了。连着几年派人在附近打听,也都没消息……"当年是他修书一封要梅殊带着女儿上京城来的,若他亲自下江南去接她,说不定就不会演变到这般家破人亡的地步。那时他在京城任职,一堆杂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偏又抽不开身。是以在信中戏称他水土不服,亟需家乡一把泥上治病,要梅殊携女速来京城——他哪里是要泥土啊!他只是思乡思亲、思妻思女……是他害了他至亲的两个亲人。
  皇上见他丧妻哀痛,同一年就下旨把小姨子许配给他,当时他只是一名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食俸官吏,又初涉官场,根本不敢拒绝。事情就这样过了十数年,当年与他交颈恩爱的伴侣,是否日日在暗不见天日的筐子里怨他薄情呢?唉…
  这一夜,文尚书与赵子安秉烛夜谈良久,及至东方天际露出色白,才惊觉时间已匆匆流逝。
  "她"果然是温玉。证据是曾经与他换过的那块红玉。
  玉块是一对。文尚书身上有一块一模一样的,他方才见到了。
  赵子安回想起第一次见到文月华时的感觉。
  文月华让他有似曾相识之感。他在她身上找到某一种熟悉的感觉,怎知原来是因为她们姐妹体内有一半的血液是相同的缘故。
  直到回到妻子的房间,他仍旧在想两人之间的同与不同。
  温玉温润,月华柔和。他是否是将对温玉的感觉移情到月华身上了呢?
  他不否认他从未忘记过那一夜她将他的玉退还的那幕情景,他其实是个自私的人,最爱自己,所以也最保护自己;因为习惯保护自己,所以他的心不容易向谁轻易敞开。然而那一夜,她敲开的不只是房门,而是连他的心门也一起敲响了。那时他才真正将她的相貌记住——那是一张江南风土的杰作——更吸引他注意的,却是她说起"他"时,那含羞带怯的神情。
  他想,他或许天生有夺人之物的劣根吧!如果没有"他",他或许还不会那么注意她的存在。
  如果对她是这种感情;那么,对于床上这个"妹妹",那情字应如何写?或者该问:他对他的妻有情分在么?
  他娶文月华,若扣除掉对温玉的移情作用,剩下来的,也不过是与文尚书之间一座权力与利益的度量衡罢了。
  这么无情的他,若拿面镜子来照,不知会照出一张怎样丑陋狰狞的面孔?为何文月华说她爱他?一个小女娃儿懂得什么?她懂得她"爱"的究竟是他的人抑是他头上顶着的"夫君"一词呢?
  文月华睡得并不熟,感觉身边的床榻陷了几分,她便醒了。北地清晨很冷,她缩在暖被里的身子朝她的夫婿偎近。"你跟爹聊了什么聊那么久?"
  "很多事。"他背对着她,任她贴着他的背,不回头。
  她沉默良久,他以为她又睡了,她却又出声道;"真好,你们男人总有那么多话可以聊,像我,就不知道要说什么才能让你们多跟我讲几句话呢……"父亲待她有疼爱却从不热情,夫婿待她有礼却过于生疏。或许,天底下的男人对待女人的方式都是这么一般,要哪一天情浓了、烈了,那才足怪事一桩吧。
豆豆小说 - 豆豆小说阅读网 - 豆豆书库 - 豆豆言情 - 猪猪书库 - 豆豆言情小说网 - 股票入门 - 豆豆美股 - 巴巴书库 - 格菲小说
CopyRight © 2020 本作品由西西书库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